改革創新催動力 激流勇進譜新篇
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,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05項,大氣環境多項指標創有記錄以來的最佳水平……過去一年,我市堅持以改革促進轉型,充分發揮改革在全市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上的牽引作用,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,有力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
打造改革城市品牌 塑造港城良好形象
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梁,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抓住主要矛盾,才能實現關鍵突破。為此,我市從深化改革的體制機制出發,制定了符合改革實際一系列工作舉措。
近年來,市委深改委先后召開10次深改委會議,審議通過55份改革文件。并按照省委改革辦統一部署,結合我市實際,建立項目領辦制度,每位市領導和各縣區、部門主要負責人都領辦1至2項重點改革項目。專項小組組長分別由市委、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,責任明確,強力推進,形成“一個領域、一名領導、一個團隊、一抓到底”的工作格局。
良好的工作機制促進了特色品牌形成。過去一年,我市從自身地理位置和自然稟賦出發,主動打造“兩基地一班列”等城市改革品牌,不斷優化港城的營商環境形象。
4月14日上午,一個裝有無緯布、電動機等貨物的集裝箱被吊裝上了連云港中歐班列。這批來自北京、深圳的貨物分別通過公路運輸到連云港,然后在中哈物流基地拼裝同一個集裝箱內發貨。從連云港發出,大約6天后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,然后轉乘從阿拉木圖飛往土耳其的航班,1天后抵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,全程一周左右時間。
過去一年,連云港“兩基地一班列”建設紅紅火火,其背后是不斷推進的改革舉措。數據顯示,2021年“兩基地一班列”共推出22項創新案例,獲批省級以上實踐案例、試點經驗11項,其中中歐班列“保稅+出口”案例獲得海關總署備案,國際班列過境集裝箱車(站)船直取模式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肯定并向全國口岸推廣。
各項改革舉措的穩步推進,是連云港向外界宣示港城將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抓手,著力打造特色改革品牌,穩步提升城市營商環境的堅強決心。
這一年,我市推行政府權責清單管理,完成鎮街權力清單編制和印發;這一年,我市健全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機制,探索攻關任務“揭榜掛帥”等新機制;這一年,我市市本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進度為91%……正如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所說,過去一年,我市一些醞釀多年的改革頻頻破題,一些多年久拖不決、久攻不下的難題逐步突破。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臺和落地,為全市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。
以群眾關切為核心 改革增進民生福祉
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把改革舉措效益充分發揮出來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腳點。
昨日清晨6時,西鹽河邊,家住津華苑的李大爺正在這里鍛煉。“過去這里臟亂差,現在變得跟公園差不多,早晚來遛遛彎,心情舒暢。”
一條小河的蛻變,映射出的是我市近年來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的力度,更是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。
過去一年,我市不斷推進河長制改革,并在大浦河、薔薇河、善后河、通榆河等河流水域創新實行流域長制,推動全流域系統治理,區域水環境持續改善。
教育、社會保障、醫療住房、生態環境等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、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,集聚著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、所急所需。我市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指導原則,積極落實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問題為導向,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國計民生等熱點、難點問題:
——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。全市建成區居民小區實現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,已建成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152個,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到90%以上,為全省第6家實現全量焚燒的設區市。
——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,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。全省率先出臺《關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 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》,11個方面180項應急處理能力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,未出現疫情擴散,實現“病例零死亡、醫務人員零感染”目標。
——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公益性學前教育供給。2021年,全市新建幼兒園20所,改擴建幼兒園32所,投入資金2.1億元,凈增5600名學額,完成省定目標。
——深入開展醫保支付改革。全市各個區域、所有住院定點醫療機構、所有住院費用、結算病種全部納入按病種分值付費,實現4個方面100%全覆蓋。
這些問題的解決,讓群眾對城市發展獲得感更足,幸福感更強,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充滿信心。
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提升治理能力水平
當前,我們面臨的新問題、新矛盾、新挑戰很多,更加需要繼續深化改革。特別是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,贛榆柘汪鎮入選工業十強鄉鎮。作為全市鄉鎮經濟的排頭兵,柘汪鎮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,始終高舉黨建旗幟,努力通過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提升。2021年,該鎮多措并舉、凝心聚力舉辦了一系列黨建活動,開展“兩在兩同”齊心抗疫行動,制定黨員干部“九帶頭九表率”和“七個主動”任務清單;新建改建吳公、馬站等6家村黨群服務中心,完成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;特色打造響石村“柘里友愛”工作室,探索建立棘蕩聯合黨委、馬站外來務工者協會。
柘汪鎮在黨建上的一系列舉措是我市建立完善“抓管帶”組織體系,構建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的一個縮影。過去一年,市委主要領導帶頭領辦基層黨建“書記項目”,實施“紅旗村(社區)提質擴面行動”,市委常委緊跟領辦基層黨建“常委項目”11個,帶動各縣區、鎮街排定基層黨建“書記項目”60個,建立領導干部“抓街促居、強街興居”城市基層黨建聯系點280個,形成上下聯動、一體推進的“大抓基層、大抓支部”工作格局。
過去一年,我市不僅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,而且還推動了一系列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工程,讓城市管理水平不斷上臺階、攀高峰:
——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。目前,全市各縣區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、實踐所90個、實踐站1695個,覆蓋率100%。
——推進完善社會信用體系。省內首家建成自貿區信用服務平臺,信用修復數量走在全省前列,政務誠信建設位列全省一等次。我市首次獲得第二屆全國信用承諾書示范樣本榮譽稱號。
——推動政務服務“一件事一次辦”。全市“一件事”辦理1.5萬余件,平均減少材料50%,壓縮辦事環節55%,辦理時間平均壓縮60%,減少跑動次數70%。
征程萬里風正勁,重任千鈞再奮蹄。當前,我市正在不斷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,以穩扎穩打的有效措施,為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動力。
掃一掃打開當前頁